「三曹」是漢魏間曹操與其子曹丕、曹植的並稱。他們因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學上的成就而顯赫於世,故後人合稱「三曹」。
曹操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同時又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學家。他「外定武功,內興文學」,以他的雄才大略和政治遠見,對社會的深刻洞察,寫出了不少揭露社會矛盾,反映亂離現實,氣魄雄偉、慷慨悲涼,被譽為「建安風骨」的詩作,為建安文學奠定了基礎。
曹丕在詩歌創作上略遜其父和其弟,但其〈燕歌行〉則是千古言情名作。所著《典論‧論文》,是中國古典文學批評史上最早的一個文學理論專著。
曹植是建安時期的重要作家,詩以五言為主。前期作品多為貴族公子生活的自狀,洋溢著豪邁樂觀精神;後期則多為抒寫胸中鬱積不平之作,充滿悲涼淒楚,情調也沉鬱蒼涼。現存詩八十餘首,辭賦四十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