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初中時,一場大病奪走了媽媽的生命,只剩下我和爸爸相依為命。
媽媽過世後,從未下過廚的爸爸,便負起準備晚餐的責任,每當我放學回家,除了現成的便當外,最常出現在餐桌的就是一盤蛋炒飯;爸爸廚藝並不好,飯不是太硬就是太軟,要不然就是太鹹,每次我都得勉強下嚥。
以前我總會黏著媽媽談心事,如今面對不苟言笑的爸爸,真不知如何啟齒。有一次,我因與同學鬧不快而悶悶不樂,爸爸問我:「你臉色不太好,生病了嗎?」我一時不知道怎麼回答,便說:「都是因為你做的飯不好吃,根本比不上媽媽!以後直接買便當就好了!」我丟下吃不到一半的炒飯,躲回房間,此後,爸爸就很少下廚了。
後來,我因為補習,幾乎不再在家中用餐,有一晚我回家時,沒看到平時坐在客廳的爸爸身影,便走到他的房間看了一下,才驚覺他正躺在床上,還發著高燒,我緊張不已,一步也不敢離開的在旁照顧,害怕連爸爸也失去了。
我照顧爸爸直到早上,自己也累得睡著了,朦朧間,聽見鍋鏟鏗鏘的聲音,還聞到陣陣飯香,醒來時已是中午,初癒的爸爸正將熱騰騰的炒飯端上桌。「不想麻煩你出去買便當,你應該餓了,就先委屈一下吃炒飯吧!」
那天,我含著鹹鹹的淚水,吃著依然不太可口的炒飯,卻真正嘗到了爸爸的愛,是如此幸福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