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昨天清晨五時,宜蘭外海發生芮氏規模六點五強震,為三年來台灣最大的地震,驚醒許多正在睡夢中的民眾。全台各地和澎湖、馬祖等外島都有感,最大震度在宜蘭、花蓮五級,這兩地搖晃時間都超過四十秒,還好五級搖晃時間最多只有宜蘭南澳二點三六秒,除一些小狀況外,並未傳出人員傷亡。
根據中央氣象局地震中心報告,這起地震發生時間是昨天清晨五時,震央在宜蘭縣政府東偏南七十點二公里,深度六十一點九公里,屬於外海地震。各地震度除宜蘭南澳、花蓮和平五級外,新北市五分山、花蓮市、宜蘭市、台中市德基四級,台北市信義區等許多地區也有三級。
在這起強震之後不到一個小時,東部海域又先後發生規模四點四與五點一的餘震。
「被搖醒了」、「以為是九二一」,許多正在睡夢中民眾驚醒,奪門而出。有的被搖醒後,就睡不著了,索性起床;有的則是維持「淡定」,地震過後繼續呼呼大睡。
「一開始輕輕晃,後來愈來愈快,實在很害怕」,到花蓮旅遊的中國大陸遊客,談起自己第一次碰到地震的經驗,還餘悸猶存。
這場地震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還是傳出小狀況,如宜蘭市一根電線桿傾斜或瓷磚掉落等,並造成台鐵二十班列車誤點,超過兩千名旅客遭延誤,但礙於地震屬天災,旅客無法求償。
行政院發言人胡幼偉表示,地震發生後,行政院長陳第一時間立即指示中央防災中心密切注意相關後續發展,並展開因應措施,國防部立刻電令各軍司令部及作戰區,隨時因應緊急狀況進行防救。
台電表示,經檢視後,所有輸電線路都維持正常運作;位於新北市的核一廠、核二廠未受到地震影響,持續正常運轉。
公路總局表示,蘇花公路沿線,只有零星落石,經清除後已恢復正常通行,但強震後可能造成邊坡土石鬆動,加上近日午後可能降下驟雨,用路人這幾天最好避免行駛。
台灣位在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交界處,因兩個板塊擠壓作用,幾乎天天有地震,尤其東部最頻繁,但多數是無感。歷年資料統計,台灣平均每年發生三次芮氏規模達到六或六以上的地震,前年發生三次,去年並未發生;今年二月二十六日,屏東縣霧台有一次規模六點四地震,昨天宜蘭外海再發規模六點五地震,是今年第二起規模六以上地震,以釋放能量角度來看,反而比較好。
氣象局試算,昨天這起地震,換算成原子彈爆的威力,相於二點八顆原子彈,但並未傳出災情,主要是震央深,震波傳到地面時,力量減弱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