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品藻】 杭世駿 隨木棉花上驛樓

簡文志  |2012.06.10
1466觀看次
字級

杭世駿(1695-1772),字大宗,號堇浦、秦亭老氏、智光居士、春水老人,浙江仁和(杭州)人。雍正二年舉人,乾隆元年試博學鴻詞科,任翰林院編修,校勘武英殿本《十三經》、《二十四史》等。後辭歸養居,主講廣東粵秀書院、揚州安定書院,詩與厲鶚齊名,與厲鶚、丁敬等人為浙江杭州南屏詩社代表人物,有《道古堂集》等等。王瞿《道古堂集.序》評其底學、藏書豐磊鈞厚:「於學無所不貫,所藏書擁榻積幾,不下十萬卷。」

杭世駿個性耿介,幾因〈時務策〉致禍:「滿洲才賢號多,較之漢人,僅什之三四,天下巡撫尚滿漢參半,總督則漢人無一焉,何內滿而外漢也?三江兩浙天下人才淵藪,邊隅之士間出者無幾。今則果於用邊省之人,不計其才,不計其操履,不計其資俸。而十年不調者,皆江浙之人,豈非意見軫域?」論乾隆晉用大量滿人,刻意忽略漢人,非用才之理。乾隆怒,欲治大刑,幸刑部尚書徐本說情,乃能免死辭官。

杭世駿講學廣東,以〈詠木棉花〉詩(四首)自我療癒:「目極牂牁水亂流,低枝接地(一說踠)入端州。最憐三月東風急,一路吹紅上驛樓。」廣東盛產木棉花,又稱英雄花、攀枝花,見清陳恭尹〈木棉花歌〉:「濃鬚大面好英雄,壯氣高冠何落落。」是廣州市花,也是台灣高雄市花,中國有城市名為攀枝花市,是中國唯一以花成名的城市。晉葛洪《西京雜記》載西漢時,南越王趙佗進貢漢帝烽火樹:「至夜光景欲燃」,此烽火樹傳說是木棉樹。木棉花耐霜經寒,昂立超拔,堪為詩人自寫。

是詩言在廣東肇慶(古端州)見西江水(古牂牁)奔瀉溢流,木棉低枝扎刺端州水地。三月花期將逝,風拂香殞,東風無情,落英如殘淚,如紅毯鋪地,漫氤至驛樓上。

「牂牁」,古郡名,漢武帝元鼎六年設置,約今貴州至雲南東南小部分、廣西西部,此處指稱廣東一帶。「端州」,廣東肇慶,盛產端硯,與安徽歙州「歙硯」、甘肅臨洮「洮河硯」、山西絳州「澄泥硯」並列中國四大名硯。是詩以花殘境散,此景可堪回憶,卻是不勝唏噓。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