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二○○五年開始,她加入屏東縣米倉藝術家社區協會,將創作的觸角延伸至實際生活環境中。這個協會是由一群熱愛家鄉的藝術工作者所組成,希望以民間的力量喚起政府對於偏鄉的關注。
透過和不同領域的藝術家交流,曾琬婷說:「現在我的生活重心不再是單純的押花藝術,已朝多元創作發展,」最重要的是,跟著協會的十多個藝術家夥伴一起執行社區再造工程,面對社區居民、面對群眾,讓她的收穫更加豐碩。
「做社區美化工作,你要直接面對群眾,居民的反應非常直接,美的或醜的,他們會直接說出來,對於藝術家來說,是最直接的挑戰。」幾年下來,她發現所謂社區改造計畫,並非藝術家單方面奉獻、美化社區,「最重要的是化解藩籬,拉進人與人之間心靈的距離。」她說,有些居民看著藝術工作者創作會慢慢述說起自己的故事,甚至開始帶著自己的家人一起加入,最開心的是「彼此之間產生互動」,這與關在室內創作不同,藝術家本身也能從中獲得啟發與靈感。
現在的她,除了創作,還在屏東市勞委會人才培訓課程授課,也參與八八風災心靈重建課程,教授居民押花藝術,讓他們創作出作品義賣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