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育達高職的女老師被一個剛出獄的性犯罪者謀殺了,心中非常憤慨,好好一個生命又這樣消失了。其實,現在科學的進步,已可從大腦中探知人有沒有說謊,能不能抑制衝動。可惜的是,這些研究在台灣得不到重視,大腦對人的行為這麼重要,但是很少師資培育的教育大學有開大腦方面的課程,甚至有老師因不了解,把妥瑞氏症的學生當作不聽話的壞孩子來處罰。
我的實驗室有儀器、有能力,也願意做犯罪跟大腦的研究,但是沒錢、沒人,只能自己慢慢做,每次看到有年輕的生命被假釋的性犯罪者姦殺,心中真是非常惋惜,誰無子女?誰無姊妹?為什麼國家不願把經費投在科學性的預防犯罪上?
其實做這些實驗不難,人的行為是大腦控制的,我們從大腦的反應中來看這個人在獄中「改造」後,有無增加他抑制衝動的能力,可不可以放出來回到社會來生活。我們給受試者看一個電腦螢幕上的訊號,這訊號一出來他就要馬上按鍵作反應,但是有的時候,「按鍵」的訊號出現之後,立刻有一個「停止」的訊號出來,這時,他要把已經伸出去一半的手縮出來,不要按鍵。這個簡單的實驗可以馬上看出這個人抑制的能力如何。我們用腦波儀發現負責大腦抑制機制的前額葉皮質,神經元有大量活化,用核磁共振儀也確定了這個位置。
另外,大腦中對真和偽的判斷比我們有意識的判斷正確的多。這個實驗是給受試者看一個跟「甜」有關的字,如糖果、蛋糕,蜂蜜,但是「甜」這個字從來沒有出現過。受試者在看到蛋糕、蜂蜜時,會不由自主聯想到「甜」。看完以後,請他躺在核磁共振中,給他看一系列的字,問他這些字中有沒有前面出現過的字,當「甜」這個字出現時,他會以為有,因為前面十個字都使他聯想到「甜」,他的大腦對「甜」感到熟悉,大腦想:為什麼會熟悉呢?那一定有看過,於是,受試者就按「yes」的鍵了。分析大腦活化的位置發現正確的回答跟誤判(你以為有出現過,其實沒有)是不同的大腦區域,也就是說,人的嘴會騙人,大腦不會。目前核磁共振還是笨重的三噸重儀器,要掃描犯人的腦必須把犯人帶來實驗室做,但腦波儀已經發展出輕便攜帶型,可以揹入監獄去做。
凡事都是預防勝於治療,國家的錢應該用在預防上。從猴子的實驗中,我們看到受虐兒長大後變成施虐者,暴力基因找到了,但基因只占百分之二十九,有百分之七十一是後天的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父母每天暴力相向,孩子長大後,動不動手就伸出去打人,變成惡性循環。
前幾天的新聞,台灣某出版社要替大陸的「狼爸」開新書發表會,這父親用雞毛撢子把三個小孩打進北大,覺得很驕傲,要出書來宣揚。我很驚訝台灣竟有出版社要出這種書。這是非常糟的觀念,念了北大又怎樣?看看監獄中有多少是名校畢業的知識分子?台灣曾經有個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完全自殺手冊》,不知害死了多少學生。有些錢是不可以賺的,「賊祿不可以養親」,黑心錢連父母都不肯用。
家庭是社會最重要的支柱,因為人是所有動物中,幼年期最長的物種,家庭的暴力是孩子最大的夢魘,因年幼被凌虐時無處可逃。我們看到很多問題少年出自問題家庭,當孩子從家中得不到關愛時,他只好向外尋求溫暖,變成「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是百年身」,所以預防犯罪要從家庭做起。
另一個很可怕的是A片的氾濫,現已有無數看了A片後,無法抑制性衝動去強暴的案子,曾有個工程師,太太在醫院生產,他看了A片後,強暴北上替他太太做月子的岳母。A片對未成熟大腦的傷害,是我們目前迫切想做,但是沒有經費做的一個主題。
現在台灣必須雙管齊下,一方面用科學的方法來判斷性犯罪者可不可以假釋,另一方面,匡正社會風氣,從家庭教育著手,杜絕少年犯罪。這是一個長久的計畫,需要全民的覺識與投入,但是今天不做,明天會後悔,甚至嚴重一點的說,今天不做就沒有明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