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或許常被水墨畫上畫家落款時常用的「甲申年」、「戊戌年」等中國式的計年方式搞得一頭霧水。其實這種計年方式是由所謂的「天干」與「地支」組合而成的。
「天干」與「地支」是古代計數的符號。干支即主幹、分枝之意。古人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為十二地支。
然後從甲子開始,依序為「乙丑」、「丙寅」………一直排到「癸亥」,這時候十個「天干」符號已用完,於是再重頭「甲」開始,但是「地支」還有兩個符號「戌」、「亥」,所以把甲和戌排在一起成「甲戌」,接著「乙亥」,然後輪到地支從頭開始,於是接著是「丙子」、「丁丑」………一直到第二個「甲子」剛好是六十年。所以,一甲子,就是六十年的意思。
古時中國人又以十二種動物,來代表十二地支。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犬、亥豬。或稱為十二肖或十二屬。輪完一個地支,即是十二年,稱為一紀。
因此如果有人告訴你,他大你一紀年,就表示他大你十二歲,而且和你屬同一生肖。
今年二○一二年是「壬辰」,所以是「龍年」;由於民國已超過六十年,因此更精確的記年方式,二○一二年應該是「民國第二壬辰年」。至於民國第一壬辰年則是距今年六十年前了。
因為這些生肖動物,長期以來都跟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歷代水墨畫家,也很喜歡以十二生肖入畫。或十二幅成套,或單獨畫各個生肖。每一年過年的年畫,也常常以該年所屬的生肖為主要題材。
因此,中國人的十二生肖,在硬梆梆的數字記年裡,添加了許多趣味性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