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回憶手札】 採訪李裁法和張白帆

邱傑 |2012.05.16
6402觀看次
字級

另一個讓我沮喪的失敗經驗對象也是名人,電影《淡水河十三號水門》、《陳素卿與張白帆》、《少女殉情記》故事描述中的男主角張白帆先生。

二二八事發不久,台灣社會省籍裂痕有如天塹,桃園望族少女陳素卿愛上了外省男子張白帆,陳家堅決反對,少女最後殉情在淡水河畔。

這是故事中凄美的一段,只是故事背景其實隱含完全不美的恐怖殺機;另一段是張劈腿兩女,陳傷心欲絕,張協助只受過日文教育的陳寫出萬言遺書後聲稱願與陳赴死,卻悄悄為自己的繩結打了活結而臨陣脫逃,陳在不明就裡之下死於非命。事後全案被識破,張因而被捕入獄。

陳是桃園人,我受命採訪她的家屬以及張白帆時,雖離案發已久,張白帆也已出獄多時,但既是採訪任務,自當戮力完成。

我先找到了張白帆,沒想到在第一關就卡住了,因為在張家和他一見面,就一步一步和他建立起了友誼。取得採訪對象信任,本是執行人物採訪重要方式,唯有如此方得讓對方掏心掏肺、放下心防無所不談,只是我顯然入戲太深,一場深談下來,忘了時間也忘了此行目的,雙方變成了朋友。

接下來只好相約再訪,張也把我當成了朋友,來到我位於極其鄉下住處,還送了內人一本他的出版社出版的食譜。

這下糟了,當彼此變成朋友之後,我盤算已久的問題:「可否解釋你對陳小姐用情不專的心態?」「請問你是不是真的替陳小姐打了死結而為自己打了活結?」……怎問得出口呀?這件採訪任務落得又以失敗收場。

有時看到台灣年輕一代的記者們,拿著相機和麥克風咄咄逼人緊追不捨的工作態度,我只能自歎弗如。我曉得,如果時間倒流,這樣的工作態度我一定還是學不會。(2-2)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