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台灣二十四小時營業的商店已經成為一種文化,許多外國人到台灣,最驚奇也最有興趣的是體驗這樣的「夜市」文化。但是,這種全年不打烊的營業方式,真的有必要嗎?
當台電準備提高電價之後,許多超商的加盟店已經出現抱怨的聲音,因為,大夜班的營業額有限,店家一旦提高,超商真更會苦不堪言。
另外,當我們檢視治安事件時,發現凌晨的犯罪率通常都比較高,所以許多超商的大夜班,即使提高鐘點費,卻因為安全問題,找不到員工,有些店長只好硬著頭皮自己當班,顯見問題的嚴重性。
更重要的,政府一直強調要大家節能減碳,但是二十四小時的超商,卻如雨後春筍般林立。
在冷氣和燈光從未停過的情況下,超商如何節能減碳?豈不是椽木求魚,天天天亮,夜夜吹涼,這樣的狀況,對於政府的省電政策,豈不是最大的諷刺?
所以,期待政府可以制定一套改變全天候營業的政策,用特許制的方式,來減少目前五步一家的超商超多的狀況。否則,後遺症可能會愈來愈大。
李坤隆(高雄市/大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