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翠玉白菜的故事是什麼?」故宮導覽義工鍾昭瑛有心理師背景,懂古物,也懂「人」,以同理心思考觀眾看到文物的時候想到了什麼。
在故宮擔任義工十四年的馬偕醫院資深臨床心理師鍾昭瑛說,當義工可以分享生活。她對「人」很感興趣,擔任義工讓她藉由文物歷史,了解人類幾千年來的思維邏輯。
鍾昭瑛認為,擔任文化義工和醫院內的義工不同;文化義工為大眾建立美感,維持生活文化,最重要的是「分享」,透過文物的故事,告訴大眾中華文化幾千年的歷史。「文化是累積而成的」,鍾昭瑛說,文化義工做的是幫助民眾建立生活中的美學教育。
鍾昭瑛導覽時,會運用心理學的小撇步,若碰到親子團,會以童言童語的方式和小朋友溝通,藉由動畫吸引小朋友對文物的好奇。
有時碰到陸客說,「這都是我們的東西」,鍾昭瑛會善用技巧說:「這是我們大家的東西,大陸和台灣都有好東西,但因為時代的關係,造成文物放在不同地方,現在放在故宮,全世界的人都可以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