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記事台灣電影史西元 1983 年(民國72年)

 |2012.05.12
1269觀看次
字級

本報訊■電影界應變不景氣措施包括:中影提供五千萬相對資金,願與獨立製片合作(計有高達《竹劍少年》、王菊金《南京的基督》);交通銀行用兩千萬元為貸款基金,每年最高融資可到達一千萬元;廣電處成立「順風一號」專案,掃盪非法錄影帶及第四台;中央抒解國片壓力,將娛樂稅從百分之十二減為百分之六;立法院三讀通過「電影法」,取消原來的電檢法,將電影升格為文化事業。

■瓊瑤《昨夜之燈》票房慘敗,其巨星公司解散,瓊瑤時代正式結束。

■商業電影以朱延平/許不了公式《四傻害羞》噱頭組合(《一九三八大奇案》、《美人圖》),及港產鬧劇(《五福星》、《最佳拍檔大顯神通》)取得先機。

■台灣新電影轉捩一年,中影總經理明驥推動小成本的年輕導演電影如《兒子的大玩偶》、《海灘的一天》,為新導演打下基礎。有心製片張華坤製作《風櫃來的人》、《小畢的故事》、《油麻菜仔》,成績可觀。但《兒子的大玩偶》第三段〈蘋果的滋味〉因黑函密告「內容不妥」而被迫遭文工會與中影內容修剪,引發輿論反彈,發生「削蘋果事件」。 (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