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咪,你喜歡那部車嗎?我想把它買下來送給你。」「你真是貼心。你要怎麼付費呢?你有錢嗎?」「有啊,我有錢。」「那部車要多少錢呀?」「兩百塊!」「哇!好便宜喔,我要買兩部。」
「媽咪,這裡有爆米花。」「謝謝你,多少錢?」「兩百塊錢。」「天啊,那真是昂貴的爆米花。」
當我說爆米花真是貴時,女兒笑了出來。當和女兒玩伴家家酒時,我發現,那是一個教女兒金錢觀,與如何有智慧地運用金錢的好時機。
當她還小時,我們試著教她夢想與現實,那些觀念將來會型塑出她對金錢的價值判斷。然後,就會發展成金錢觀。對孩子而言,要能夠明白與珍惜那些原則,需要一點時間,而去練習那些我們教給她的觀念,則需要一輩子的時間。所以,應該盡可能地提早對孩子的金錢教育。
以下二十點,便是女兒三歲時,我們對她的金錢及消費教育重點:
1.絕對不可以花超過你所擁有的錢,而且也不可以浪費金錢。
2.隨時要準備一筆緊急用的款項。
3.紙鈔與硬幣的價值不同。
4.有很多使用錢的方法,例如:把它花掉、存起來,或是與別人分享。
5.買東西意味著是用錢交換物品或服務。
6.因為爸爸、媽媽都在工作,所以才能供給物質和享受。 7.儲蓄可以讓你將來買到現在所買不起的東西。儲蓄也可以讓你擁有多餘的錢,因為它是放在安全的機構裡。
8.金錢也可以被當成是一種禮物,像是過年或生日時我們所收到的紅包。
9.不同的東西,價錢也不一樣。
10.付費方式有很多種,有些是用現鈔付費(當場付費),有些是以信用卡來支付(後付款)。
11.人們有不同的需要與欲求,所以我們不會老是選擇一樣的東西,那是個人品味的問題,我們必須尊重。
12.錢只能用一次,所以當你花錢買東西時,一定要想清楚才花錢。
13.錢非萬能,例如:健康和愛就是錢買不到的。
14.不用花錢也可以玩得很開心,例如:唱歌、遛狗、讀書。
15.送禮物也不一定需要花錢,你可以用心為某人做一件事。例如:烤蛋糕或是畫一幅畫。
16.要把錢存放在安全的地方,也不要在公共場合露白,那很危險。
17.不可以拿別人的錢,也不可以伸手跟人家要錢。如果你需要買東西或需要錢時,都要告訴父母。
18.拿過錢後,要記得立刻洗手。
19.計畫是智慧理財所不可或缺的。
20.你不必一次就把所有的錢花光,總會還有你需要花錢的時候。不要急急忙忙的把錢花掉。
金錢觀是一輩子中的必學課程之一。對一些成年人來說,那仍是學習中的課程。
我們不能期待孩子不經過我們小心的監督與個別指導,就能自動學會理財技巧,我們需要向孩子傳達我們的話,而那也是我們的責任。我沒有辦法強調人應慎重理財有多麼重要。畢竟,錢能載舟亦能覆舟。讓我們幫助孩子擁有正常且滿足的生活,而非被金錢奴役。
功文文教機構:(http://www.ko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