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的米,養百樣的人。」人群之中,有善有惡,有兇有慈。
我們看家庭或社區之中,總會出現少數異類,不是長得一付猙獰嘴臉,就是顯露一付狠毒心腸,橫行鄉里,無法無天,一般人畏其兇燄、避其惡鋒,往往如敬鬼神而遠之,遂令其人坐大,益形猖獗,形成兇神惡煞矣!
兇與凶同,採象形造字,「凵」如地裂凹陷,人陷其中,必遭不幸,故形容不吉、險惡、不祥、可怖之意。
以「凶」字形容一個人,古時謂之「凶人」、「凶渠」,就是惡人、惡徒、惡霸、惡首,統稱大壞人、大壞蛋也。
一個凶態畢露的人,令人望之生畏,其為人也,殘忍暴虐,動輒破口大罵,不時暴跳如雷,任意欺凌弱小,對人予取予求,行人側目,鄰里僻易。
史載明末闖王李自成之義子李雙喜,「此人乃天下第一凶人,生平不愛金錢女色,最喜捉住活人,斫去手腳,看著對方痛苦地在地上爬行蠕動,引以為樂,此人凶名太盛,官兵聞名喪膽。」這樣凶惡的人,上蒼定然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下場報應可想而知也。
《太上感應篇》云:「凶人;語惡、視惡、行惡,一日有三惡,天必降之禍。」因為「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巳隨之;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巳隨之。」這正合諺語所云:「惡人自有惡人磨,凶人尚有凶神治」也。
我們常言「知人知面不知心」,這句話頗具哲理。相貌凶惡;性情暴躁者,固然言行必多凶惡,但是也有例外,如張飛、鍾馗;而外表斯文、舉止恭謙者,固然多受人推崇,但是亦有例外,如李斯、王莽者流。
由此可見,長相凶態而又狠毒的人,表裡一致,讓人一看便知是個凶人,反而可以迴避;唯那外貌與心性完全相反的偽君子、偽善人,令人莫測毒性,無從提防,那才是人間最恐怖的凶人。
所以各行各業招賢納士,僅憑面試,以貌取人,多有遺珠之憾。有些天生貌寢相陋的人,縱有滿腹經綸、菩薩心腸,卻每遭社會白眼,處處碰壁。寧不心懷憤恨,逼上梁山?
人間百態,就是如此複雜渾濁,是非善惡難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