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雲集‧翰海微瀾】 黑夜中的明月 ──《金閣寺》象徵意義

雲窗 |2012.05.03
1412觀看次
字級

金閣寺猶如夜空中的明月,它是作為黑暗時代的象徵而建造的。

日本作家三島由紀夫曾經藉由一樁公開的縱火事件,寫出戰爭危機中,人心的狂態與心理掙扎。

小說裡的「我」,因幼年時聽父親講述金閣寺的故事,於是在成長期變化無常的情緒中,編織著金閣寺的幻影。於初夏的黃昏,夕陽籠罩翠綠的山腰,視線所及,恍如原野上的一道金色屏風。抑或在陽光耀眼的水田處、晨曦透過的山頂……金閣處處皆是,幾乎化為一股預示著美的迷人氣息。

小說的主人翁天生結巴,總是為了發出第一個字音而焦灼萬分,他的內心世界因而與外界形成了屏障。人們操縱語言正是為了捕捉對現實的新鮮感受,倘若不能順暢地操縱話語,那麼世界對他而言,便是半腐的現實。好像一隻拚死掙扎的小鳥,試圖從黏膠擺脫出來。卻在好不容易掙脫的那一刻,方知為時已晚。

原來「美」僅存於幻想,在實現的剎那,歷史為之中斷,生命也停止了成長,美必然消亡,而且不會再出現第二次。這是生命的兩難,也是三島文學的主題。

也是在初夏,海軍中學的學長回到舞鶴的母校,在一群學弟面前講述軍中嚴明紀律的生活,舉手投足間展現了稚嫩的豪氣。「他挺起的胸膛活像迎著風浪前進的船首。」五月的銀蓮花、年輕英雄金絲滾邊的制帽,以及少年時期特有的殘酷的嘲笑聲,形成了奪目耀眼的陽光。陽光灑下,不知情的蜜蜂環繞在錦簇的花圃與漆亮的制帽、短劍之間,幻化成如回憶般完整的抒情畫面,那也是一座如詩歌般的少年英雄塚。小說主角不知不覺地對眼前的畫面興起禮敬。

這一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了。「我產生了一種自覺,那是向黑暗的世界展開雙臂……五月的花、海軍學校制服和嘲笑我的同學,都將投入我拓展的雙臂。我便是用這雙手,緊緊地抓住這個世界。」在最黑暗的時代,作家從金閣寺美麗的木柱裡,看見了微光,這幢建築以四周的黑暗為背景,在主角未知的地方毅然存在著,如同一艘航行於時間之海的屋形船,在人類文明史上最深沉的黑夜裡,揚帆啟航。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