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宮以斯帖台北報導】多型性神經膠質母細胞瘤(GBM)約占惡性腦瘤的四成三,有效提升病人生體機能、語言能力的注射劑型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癌思停」,健保昨起給付。
GBM是惡性腦瘤中最嚴重的一種,好發於四十五至六十五歲,約占整體惡性腦瘤四成三。腦瘤若侵犯運動、感覺、或言語區域,病人會出現肢體無力或癱瘓、感覺異常或喪失、言語不能、視野缺損等症狀。
台灣神經腫瘤學會會長、台大醫院神經外科部主治醫師曾漢民指出,關鍵在於GBM浸潤性非常高,惡化快速,就有患者在三十四天內,腫瘤從五西西長到九○西西。預後百分之百會復發,平均存活期僅十五個月。
「癌思停」是一種對抗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的單株抗體,能夠抑制腫瘤的血管新生。健保去年六月開放「癌思停」給付在與其他化療藥物併用的轉移性大腸直腸癌之第一線用藥,此次擴大給付於第一線治療失敗後復發的惡性神經膠母細胞瘤病患。
衛生署預估,這個標靶藥物納入健保給付範圍後,平均每位病人使用約四個月,可減少四十八萬元之藥費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