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十幾年,她是我第一次遇到的頭痛搭檔;與她相處的幾個月裡,整組人員都亂了陣腳。
六年級的她自稱經歷豐富,在三個月試用期滿後,自動請調到我們這個全公司最忙的會計組,雖然不是很快進入狀況,但小組成員都非常樂意教她,大家互相配合下,例行工作與報表也能如期完成。
漸漸地,她經常一大早就來電請假,請假的理由不外是陪母親看病、在浴室摔跤、她有經濟壓力,或者與先生吵架而失眠……。剛開始,大家總很同情的安慰她,盡量幫她消化工作。
她說她需要抒發鬱悶,所以上班時,手機總是沒閒著,一聊便是十幾分鐘,邊聊邊做做樣子的動著手。進度趕不上,於是填了加班表,卻又邊聊著手機再慢條斯理地工作。就這樣,我們幫忙著善後她延宕許久的文件。慢慢地,我們成員們有點累了,工作進度也開始受影響了。
後來,她也會請別單位的同事幫她請假,理由不外是眼睛痛、喉嚨發炎、感冒、腹痛;久了,大家也不想再當傳聲筒了,只要一接到她請假的電話,立刻像「燙手山芋」般,二話不說馬上轉給我們組員。
眼尖的主管早已不動聲色的去查出真正原因,原來她幾乎每天下班後與朋友們唱KTV直到深夜,於是早上起不來了,就打個電話找個藉口請假。
主管與她懇談、口頭告誡多次;她卻以薪水太低,無法投入工作等理由,要求主管調薪。於是愛來就來,不來就撥個電話要我們轉告主管。原本不急的文件資料,讓她一堆放擺置,最後都成了急件。
有幾次,當她手上有急件又來電請假時,總是說:「一個小時後我就會來處理了,你們不用擔心。」直到下班,卻沒有她的電話與身影;於是我們小組人員忙翻天,收著她處理一半的爛攤子,全員加了班才趕好。
記得那一天,她又來電告訴主管說,下午才要來上班,結果卻一整天不見人;第二天一大早又來電說她等下一定來,到了下班時間,依然沒個身影和電話;但一堆急件都鎖在她的檔案櫃裡!第三天一早大家等著處理急件,她答應一小時到,結果又拖到下午才來;她來的時候,正好鎖匠來開鎖了。
她急著向人事單位解釋著這幾天不能來的原因,拿了薪水,匆匆地辦了交接。
沒找到新人之前,我們三人暫分攤四個人的工作,雖然累了些,但大家都鬆了口氣,因為我們不必常常幫她請假,也不必再「幫她擦屁股」了。
人事室說這位同事雖然專業能力很好,但從未在一家公司待過半年以上,我們並不知真正原因,只是同事一場,挺為她惋惜的。五年後,聽說她想再回會計室,新主管雖賞識她的專業能力,但人事室資料的記載讓她無法如願!
豐富的經歷是需要時間與精神的付出;一個人的能力雖然很重要,工作的態度更重要;如果兩者不能得兼,相信在一個團體中,工作態度的正確更勝於能力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