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旁的兩棵山櫻開花了。女兒問我樹上怎麼都沒有葉子,我才注意到滿樹紫花開遍,卻一片綠葉也沒有。
今天經過它面前,又抬頭看了一下,啊!花掉了一半。不過,還好有新長出來的綠葉給補上空位了。這裡離陽明山甚遠,附近沒有人種櫻花,所以,這兩棵山櫻常教路過的人們佇足觀賞。尤其當雨露未乾時,花和葉看起來更加清新。
看著它們,自然讓我想起阿里山的櫻花來。
回憶第一次上阿里山,正逢春暖花開讓人心曠神怡的櫻花季。我們一行人看完日出迎著晨曦,在一棵棵吉野櫻與八重櫻間遊蕩,感受那晨光暉映下的粉白花瓣,像新婦般展露迷人笑靨。
樹上的花讓人陶醉,滿地的落英繽紛更教我讚歎;以致每每與人聊起了阿里山的櫻花,總像多年老友般一談再談,從不厭倦。
猶記隔年,我帶著幾個小我十歲左右的二專同學再次上阿里山。只是時值夏日,花季早過,只有濃密的嫩枝綠葉隨風招展,不見先前的繁花盛景。
雖然錯過花季,我們還是在山上度過了一個寧靜又難忘的假期。就因為不是花期,上山叨擾的人聲變稀,整個山頭好像只為我們這票人而存在。我們沿著步道漫行,聽山風、鳥語,好不愜意。我隨手拾起路邊一片落葉,當下被那潔淨無暇的綠給驚喜:「唉呀!怎麼這麼透亮的綠?是如何調出來的?」其他人聞聲也圍攏過來,接過那片葉子端詳半天。
有人將它舉得高高的,在陽光下研究。
「好漂亮!還有沒有?」話畢,所有人都低下頭去尋找,看看還有沒有像這樣的葉子。幾個女生在路邊翻翻攪攪,尋尋覓覓。撿起一片看看,不滿意又丟下,找了一陣,始終徒勞。唯一一片鮮明剔透的綠葉,最後夾進背包裡的小書,陪我們彎進一條通往林務局招待所的小路。
路上隨處可見一塊塊黃黃綠綠間雜著藍與青、紅與紫的青苔。那青苔在此地想必已有些年歲了,一幅幅抽象畫似的吸引著大家的目光。有陽光照射的青苔亮麗而富生氣,沒有陽光照射的青苔顯得悠悠然靜悄悄。同學中有人玩相機,我們輪流著透過觀景窗,欣賞每一張渾然天成的佳作。
接下來的整個下午,我們再不想去別的地方了。一群人就坐在招待所旁的台階上,讓山中特有的清新空氣吹拂在我們臉上,同時也享受這偷來的閑靜時光。
好懷念那次的旅程。畢業後我們各分西東。我調來台北,有的回南部,有的繼續留在台中。留在台中的是那個玩相機的同學。她還真的在攝影的領域裡,悠遊了一段時間。假日的深山田野,常有她一個瘦弱女子,扛著三十公斤以上的器材,繼續找尋她鏡頭下的另一片綠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