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遺產犯罪嚴重 英採應變措施

觀珩 |2012.04.17
625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觀珩綜合外電報導】英國有逾四萬座教堂,近年來,由於金屬在廢品交易市場的價格持續飆漲,竊賊盯上有金屬飾品的古老教堂下手。相較於二○○二年英國教堂失竊案僅有十二件,去年劇增至七萬五千多件,這類「文化遺產犯罪案」,引起民眾群情激憤,教堂採取因應措施,政府也表示極為關注。

在英國,「遺產犯罪」是指任何破壞遺產或建築物,以及影響其未來發展的危害行為。教堂是遺產犯罪的主要目標,也是發生偷盜案件最多的地方,據統計,有超過三分之一的教堂和宗教建築因此遭受損失。例如,肯特州在遭遇水災後,幾乎所有教堂的鉛製屋頂都被洗劫一空。

據基督教會保險公司統計,去年英國歷史性建築物的犯罪案件每天超過二百件,教堂偷盜理賠申請案多達二千五百件,每件索賠保險金額逾十萬英鎊(約新台幣五百萬元),創歷史新高。

因此,有些教堂採用玻璃纖維等便宜的材質,代替鉛製品,或在教堂頂部塗抹英國皇家化學學會研發、肉眼看不見的「聰明水」(亦稱奈米漆,即便將金屬熔化後再轉賣,警方也可用特殊的紫外線儀器,依照聰明水記錄的資訊,找到相關線索)。目前,已有曼徹斯特大教堂等逾三萬座教堂使用聰明水技術。

英國官員西蒙表示,「教堂是進行宗教生活的神聖場所,更是民眾的心靈之家,如果教堂得不到最基本的保護,教會也很難以給予信徒心靈的平安。」古蹟建築物和考古遺址具有極高的社會價值,不容盜竊猖獗,造成難以彌補的嚴重損失。因此,政府將盡最大的努力維護文化遺產的安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