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電】一份刊登於美國醫學專業期刊《癌症》的研究顯示,每年都接受咬翼X光片檢查的民眾,診斷出腦膜瘤的機率是健康對照組的一點四到一點九倍。
接受咬翼檢查的民眾須將一張夾有X光膠片的紙板片放在牙齒之間。
研究同時顯示,每年接受環口放射線影像檢查(Panorex)的民眾,罹癌機率多出二點七到三倍。Panorex在口腔外進行,以X光拍攝全口牙齒並以膠片顯影。
腦膜瘤形成於腦膜或脊椎神經,多數為良性且生長速度緩慢,也可能引發殘障或危及生命的狀況。
這份研究由耶魯大學醫學院的克勞斯主導,並依據一千四百三十三名二十到七十九歲美國腦膜瘤患者的資料製成。研究人員也參考對照組一千三百五十名條件相似但未被診斷出腫瘤的民眾資料,以作比對。克勞斯說,現今牙科病患接受的放射線強度已比以往低,但這份研究可鼓勵牙醫師及病患重新審視進行X光檢查的時機與理由。
美國牙科協會準則建議孩童每一到二年接受一次X光檢查,青少年每一點五到三年一次,成人則是每二到三年。
庫欣神經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舒勒說:「每年接受X光檢查的患者罹患腫瘤的機率仍低,但不管如何,除非症狀有X光攝影的必要,否則進行X光診測的頻率高於一年一次時,牙醫師和病患都應慎重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