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六十歲的超級阿嬤葉曾素珠,每天背十五公斤、有著多重障礙的孫子上學,清晨四時替孫子梳洗更衣,兩袋重重手提袋放滿尿布、牛奶與替換衣物,背巾線一綁,從南投縣竹山搭客運、轉火車,一路背到台中市后里,來回超過一百四十公里,途中還得憋尿,就怕錯過火車,葉阿嬤甘願地說:「他是考驗我的小菩薩!」
這一走就是三年,葉阿嬤步行的路已可在台灣環島六十四圈。身高一百五十二公分、體重四十四公斤的她,從孫子七公斤上幼稚園開始背起,現在葉小弟已一百零六公分、十五公斤,她腳步愈來愈沉重,身形也愈來愈消瘦,但她笑得燦爛,「愈重才代表健康啦!」
葉小弟出生時只有八百零五公克,天生罹患多重障礙腦性麻痺,四肢肌肉張力與智力不足,父親在兒子出生後兩個月逝世,母親搬回娘家居住,她與孫子每月僅靠七千元的房屋租金度日。
葉曾素珠的一天不斷地跟時間賽跑。清晨四時起床花五分鐘搞定自己,再花一小時「哄」孫子起床、迅速備妥外出用品,背孫子走到南投縣竹山鎮的招呼站,搭六時整的台中客運到台中火車站,坐到豐原火車站下車,再走到豐原客運搭車到學校。
路人都主動幫忙提袋子、攙扶,葉阿嬤認為,自己還能走,是幫孫子走路;路人主動幫忙,是幫她走路,「都是我的菩薩」。坐同班客運的廖小姐說,阿嬤每天堅持帶新鮮牛奶、乾淨衣物,就是擔心孫子在外吃不衛生、穿不習慣,十分用心。
葉阿嬤陪著孫子到啟明學校上課,國小一年級的班導師說,孩子要做疼痛萬分的拉筋復健,葉小弟會哭泣向阿嬤撒嬌,葉則溫柔的哄「你乖乖,痛痛完才會走路」、「阿嬤最愛你,你要認真喔」。有阿嬤在葉小弟最喜歡大笑,兩人感情十分密切。
六到十二歲是黃金復健期,葉阿嬤堅持七歲的孫子每周至少三天到醫院復健,但龐大醫藥費令人吃不消,二十四小時在孫子身邊照顧,根本沒有空暇時間打工,葉曾素珠只希望,她的小菩薩能趕快康復,在有生之年能牽著他的手一起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