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山訪壺看見牛吃餅

文與圖/吳德亮 |2012.04.10
2441觀看次
字級
鳳山訪壺看見牛吃餅吳德亮

車子在鳳山市區繞了大半天,衛星導航明明告知「已達目的地」,午後寂靜的小街卻絲毫嗅不出陶窯的存在。就近找了矸仔店詢問,老闆娘指向前方的兩層透天厝,醒目的陶板上刻了三個大字「牛吃餅」,不就是劉世平嗎?將自己名字的諧音作為工作室名,且完全不提陶藝,令人忍俊不禁。

金價愈來愈高不可攀,讓龍年搶著結婚的新人頻頻叫苦,不過台灣卻有不少壺藝家樂在其中,近一、兩年的壺藝展覽,就不乏金光閃閃的茶器,以不同材質或技法融入陶壺,呈現黃金美學的貴氣,讓喜愛黃金的民眾與收藏家趨之若鶩。

劉世平就是其中擅於點「壺」成金的高手,他的黃金表現,主要是以附著性佳的「金水」作為加飾材料,使原本的陶壺呈現貴重金屬的奢華感。作法是在陶壺燒成後淋上金水,再以720℃左右的低溫二次燒造,因此無論耐磨性、耐洗滌性均十分優越,而品質與色感也十分穩定,不易褪色或脫落。但胚體結構的不同或二次燒結溫度的差異,都可能影響黃金發色的亮度與質感,因此非經長時間的反覆試煉不可。

趁著赴高雄演講之便,我與劉世平相約在他鳳山的工作室,將車停妥,屋內原本傳來悠揚的古琴聲,嘎然而止後卻不見古琴,原來是劉世平用數位鍵盤樂器模擬音色,再以熟練的鋼琴技法彈出。接著要我務必品嘗他用陶窯「烘焙」的咖啡,真是大炮打小鳥了;就在我一陣錯愕的同時,他頗為自得地告訴我,那是自己百般嚴選的南美咖啡豆。

此外,屋內全部的桌椅板凳、櫥櫃,甚至一旁的音響、揚聲器外殼,除了電子零件,全都是由他親手以木作打造。原來劉世平不僅玩陶、玩音樂、烘焙咖啡,還像明末的熹宗皇帝一樣精於木工。一連串的驚奇,讓我初次與劉世平見面就留下深刻印象,忍不住想邀他加入「全方位藝術家聯盟」的行列。

果然是個相當有趣的朋友,劉世平自嘲牛吃餅卻只愛獅子,除了大門口擺放的一對石獅子外,創作壺也多以金水造就的金毛獅王為壺鈕,作為他最主力的「飾紋獅鈕壺」系列,包括勇奪第二屆「台灣金壺獎」第一金的「金采獅鈕」在內。

儘管我始終感覺像狗而使得他不太服氣,但中國古代根本沒人見過獅子,今日隨處可見的石獅子,據考證當時應該是以北京狗的形象所塑造,且比真正的非洲獅來得可愛多了。

劉世平每隻黃金獅子都有不同的表情,仔細觀察他的胎土質感,無論壺身或提把均明顯可見押印、刮花、擠泥等不同技法的軌跡,陽刻與陰刻紋飾、簡化的雲彩符號等,呈現多變的風貌與濃濃的台灣味。

除了以黃金凸顯華麗質感,劉世平也常以白金加飾,乍看還以為是近年頗為風行的銀壺,少了貴氣卻更為沉穩;有時他也用木材做為把手或壺鈕。

擁有精湛的木工技藝,劉世平對木頭自然也有深入研究,經常為茶壺裝上不同的木質把手。他說台灣有三千多種樹,他都認真去了解,不僅自己種樹,也常上山下海尋找合適的木材或漂流木,包括融入壺的創作與家居的打造。而把手與壺鈕最常用的是台灣中南部低海拔的榔榆木或黃連木。

在牛吃餅工作室,藝術與生活幾乎沒有界線,劉世平說那就是他的創作風格,要「重新思考陶瓷的原始實用性及功能性」,且「必須」融入日常生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