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竹訊】美牛議題發燒,衛生署昨天在新竹縣舉辦「食在安心說明會」,與民眾面對面溝通說明,行政院副院長江宜樺、衛生署長邱文達到場。除了美牛引發疑慮,消基會公布部分甜甜圈、油條、饅頭等製品疑使用含有鋁的膨鬆劑,衛生署表示,傷害性還沒有定論,衛生署正在調查,會盡快訂出標準。
為提高國人對食品安全的信心,衛生署說明會,吸引超過五百名鄉親參加,各相關部門都派員到場,分別從食品安全、農業、外貿等角度說明政策方向與專業依據。
會中有小吃攤業者關心食品標示問題,還有民眾質疑為何檢驗未過關的美國牛肉,不能像日本處理台灣不合格農產品一樣直接退運,而是必須銷毀?民眾認為,對太深奧的政策一知半解,政府說明政策要讓人好懂最重要。
竹北市十興里長徐鼎昌說,美牛議題可以理性討論,政府訂出容許量,幫助國人了解資訊,美國牛肉吃不吃,由消費者自己決定。他說,吃泡麵也有防腐劑問題,但消費者不可能天天吃,吃不吃由自己作主。
江宜樺表示,政府的美牛政策,是根據專家會議評估結論,認為現有相關文獻不能具體證明飼料添加萊克多巴胺的牛肉對人體有害,提出「安全容許、牛豬分離、強制標示、排除內臟」的十六字政策方向只要發現有科學證據證明在安全容許量下,仍有害人體健康,一定立刻取消解禁,讓民眾吃得安心。
衛生署食管局長康照洲表示,稻米等農作物沒有檢疫問題,所以可採退運方式,但肉品經過檢疫,採取銷毀方式。
另外,對於媒體詢問部分市售甜甜圈、油條使用含鋁添加物的問題,康照洲說,有關鋁的傷害性目前沒有定論,國際間規定不一,衛生署現正針對相關議題進行評估,由於鋁出現的產品相當多,若國人有疑慮,政府會盡快針對特定產品訂出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