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金車教育基金會昨天舉辦第一屆「愛讓世界轉動—kids into the world」頒獎,從全台一百零二組團隊、七百多名國小學童中,選出十組優秀獲獎團隊。台灣小學生的愛心飄揚過海,幫助烏干達小朋友三餐溫飽,協助吐瓦魯改善衛生及飲水,還有人寫信給菲律賓總統關心垃圾山問題。
昨天獲獎的十隊小學生,多是偏鄉和原住民學童,台灣弱勢家庭的孩子,以實際行動幫助其他國家的弱勢小朋友。
屏東三地門口社國小八個排灣族小朋友,發起製作「環保酵素送愛心」行動,協助吐瓦魯島國改善衛生及飲用水問題。指導老師夏可泰說,這些孩子的家境不好,他們腦力激盪如何用不影響家計的方法籌錢,決定用學校廚餘,做成環保酵素義賣,不但解決廚餘,也可做酵素清潔劑、沐浴乳、洗髮精,還能減緩溫室效應,也可做天然肥料,讓地球更健康。
口社國小環保酵素義賣收入,透過外交部送給吐瓦魯,也要把'經驗傳給吐瓦魯的台灣義工,教當地人製作,改善當地土壤,解決耕作問題。
新北市三峽安溪國小四年八班小朋友,則加入搶救東非饑荒行動。有的孩子拚考試爭取佳績,把一百元獎金做捐助金。有的當妹妹的保母「領薪水」捐錢;更有的孩子假日全家到三峽老街街頭表演、愛心義賣,募得近兩萬元捐給世界展望會。
嘉義文雅國小,長期和烏干達友伴學校書信往來,獲知「少餓幾天」是烏干達小學生最大願望,他們上學才有飯吃,一個月三餐只要兩塊美金、相當於台幣六十元,但多數烏干達小朋友繳不起;文雅國小的孩子義演歌舞劇,募得三萬五千元,幫烏干達小朋友「吃飽飽」。
花蓮縣中原國小學童舉辦跳蚤市場,蒐集二手物品義賣,金額用來支付復康巴士費用,讓身心障礙同學也能參與畢業旅行。
除了改善外國小朋友困境,台灣學童寫信給當地政府。羅東北成國小四年十班讀書會「蘭陽巴萊」,發現菲律賓貧民區垃圾問題嚴重,小朋友寫下了一封信給菲國總統,希望解決貧民窟的垃圾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