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林生活 修行

文/陳穎瑤(女眾學部專一班) |2012.04.08
1529觀看次
字級

修行不是佛教徒的專利!師父上人曾表示,修行應該是腳踏實地的自我健全、犧牲奉獻。德蘭莎修女在戰亂中為傷患奔走勞碌,是慈悲的修行;光纖之父高錕、數學家霍金,他們都為促進科技而修行。

修行的定義很廣,師父上人說「忙」就是修行,我十分認同,因為一忙,貪、瞋、痴、情緒起伏不斷湧現;「修行」就是要觀照、覺省及修正這些起心動念。

有位學長曾說過:「不要以為做大善事、建廟造橋才有福報,只要多為他人著想,從微細處入手,盡力做好本分,都會有福報。」將這番話代入修行中:「不要以為深居簡出、閉關修練、口持佛號,就是修行。只要做好自己本分,這便是修行。」

身為丈夫,努力工作,愛惜妻兒,是一種修行;妻子整理家務,照顧子女,是一種修行;子女努力讀書,孝順父母,是一種修行;服務人員不厭其煩,笑容親切,是一種修行。

此外,上司與下屬建立良好溝通;朋友之間互信尊重;懂得取捨,不貪、不憎、不痴,內外都能取得平衡,這些都是為人的修行。

修行不在乎形式,修行是心態而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