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不是佛教徒的專利!師父上人曾表示,修行應該是腳踏實地的自我健全、犧牲奉獻。德蘭莎修女在戰亂中為傷患奔走勞碌,是慈悲的修行;光纖之父高錕、數學家霍金,他們都為促進科技而修行。
修行的定義很廣,師父上人說「忙」就是修行,我十分認同,因為一忙,貪、瞋、痴、情緒起伏不斷湧現;「修行」就是要觀照、覺省及修正這些起心動念。
有位學長曾說過:「不要以為做大善事、建廟造橋才有福報,只要多為他人著想,從微細處入手,盡力做好本分,都會有福報。」將這番話代入修行中:「不要以為深居簡出、閉關修練、口持佛號,就是修行。只要做好自己本分,這便是修行。」
身為丈夫,努力工作,愛惜妻兒,是一種修行;妻子整理家務,照顧子女,是一種修行;子女努力讀書,孝順父母,是一種修行;服務人員不厭其煩,笑容親切,是一種修行。
此外,上司與下屬建立良好溝通;朋友之間互信尊重;懂得取捨,不貪、不憎、不痴,內外都能取得平衡,這些都是為人的修行。
修行不在乎形式,修行是心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