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的躁熱遠揚,換上秋的淡淡微涼,美好的空氣氛圍勾拉著心弦浮盪著到郊外走走的引線。於是找了暖暖秋陽拂照的假日,往南方驅車而行,要訪說了好幾年卻一直只是在腦海裡想像的竹田車站。
一從交流道下來,南方特有的風光迎面而來,檳榔樹、三合院老厝、一棟棟別緻的農舍,交構成迷路時眼瞳裡不斷川流映過的迷人風景。來到車站區看到以往只在照片裡看到的木造車站建築更是驚訝萬分,原來這老車站比我想像的更精小,外面圖繪的漆色更深藍典雅,跟以往看過的木造車站,有著很不一樣的外在色彩,充滿獨有的魅力。尤其在地方人士的共同努力下,除了這座已有七十多年歷史的日式木造車站,還結合了周邊的火車風情咖啡廳、池上一郎文庫、李秀雲攝影紀念館、竹田文化館等,車站外,也放了許多台腳踏車供租借,遊客也可選擇騎車的方式來認識周遭,成為一個知性又休閒感的竹田驛站文化園區。
走進老車站裡,時光彷若停駐在往昔般的,小站裡的賣票口、行李包裹房、站長室標牌……,許多舊昔的鐵道物件都在這裡顯影著幾乎要被人們遺忘的光彩。細細品覽,在斑駁陳舊間,卻散發著特有的迷人之味。
但如果只是保留未被拆除的空站,無新事物注入活血,這裡就成了沒有人氣的空盪建築,終會走上頹破的命運。幸而我看到的不是這樣,在這裡有許多位穿著改良式客家花布背心的義工在這裡熱情的招呼著我們。小小的空間裡展售著不少當地產業的食品、文創商品、小紀念品,也可與大大張充滿吉祥意味的紙車票拍照、蓋紀念戳章、聽義工講在地的故事,讓我們感受到濃濃的在地人情味和此地居民愛鄉愛土地的那份向心力。
逛完車站主體我們往外頭漫步,其中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位在右側的池上一郎文庫。很難想像在這樣的小鄉鎮裡會有一間這麼可愛樸實的圖書館。
小巧的木造屋舍裡滿滿的日籍叢書,雖然擺放的空間有點擁擠,卻滿溢著一郎先生對這個他曾視為第二故鄉的竹田的眷愛。也因這座亞洲最南方的日文圖書館的坐落,讓竹田驛站更有文化氣質和特色,端坐長桌一方翻翻書、寫寫字,外頭的和風和悅耳鳥鳴不斷漫入小小圖書室裡,真的好舒服,幸福的感受不斷冉升。
離開池上一郎文庫,我們繼續漫步在曾是火車倉庫區的建築物裡享受藝文的盛宴,也發現這裡還有以前保留下來的宿舍建築群,浴室、守衛室、餐廳……一一俱全,沒有太多修復的保留了原有的水泥色澤,也讓我們看到那時代的真實風景。尤其這裡植株不少灌木,花型斗大顏色鮮豔的扶桑花讓人心悅,如傘般橫向開展枝條的小葉欖仁,細碎的綠葉下灑洩下暖暖的南國陽光,真是美極了。隨意倚坐一方木椅閒坐,聽風品雲、聽鳥聲悅耳啁啾,偶爾讓快速奔馳而過的火車聲衝擊心田,這奇趣感受還真是別的地方享受不到的呢!
真的好喜歡這個地方,決定以畫記錄下這個美好所在。還好當年沒有實踐原本要把老車站拆除的決策,還好當年地方人士的堅持與付出,讓我們享受到現今老車站帶給世人的美好。
在竹田,閒適的美好幸福感充盈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