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台北地區這兩天陸續有兩場「北區十二年國教政策說明會」,雖然馬總統與教育部長蔣偉寧,都信誓旦旦說這是「台灣脫胎換骨的機會」,錢和資源都不是問題,「一定要成功」。
但許多家長對免試入學超額比序有意見,建中校長也建議延後實施,身為國中七年級導師的筆者,也想表達意見。
我認為,十二年國教愈早實施愈好,但卡在迷信考試拔才的迷思,特別是明星高中恐因「免試」而讓學生程度變差,加上免試的配套措施迄今還莫衷一是,要以十二年國教讓孩子得最優質的教育,以增加台灣競爭力的大工程,如何能一舉成功?
反對免試入學超額比序的家長,大都社經地位較高,他們大都是透過考試而完成學業,對免試入學超額比序作法有疑慮,是可以理解的,但基於學習、教學正常化,如果能簡化免試入學超額比序項目,並達到公平,應可化解疑慮。
所以筆者認為,國中三年的所有列入評比的學科「數據」,標準應全國統一,特別是藝能科目的測驗,不能由各校老師自由心證,從上課內容到術科考試都要有一致性,但也要避免因認定分數高低,不利中下家庭的孩子,應考量採等第、組距方式。
另外,國三會考成績應占入學成績百分之二十至三十,換言之,學生綜合表現作為社區高中的入學依據,想要念明星高中的學生,會考成績「加權」,如果免試入學超額比序技術問題解決了,可平息爭議,十二年國教應可成功,蔣部長就不會成為「罪人」。
林泉利(新北市/國中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