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國教成功 因各國中落差不大 學生願依學區入學 控制高中數量 拉齊品質 就沒失敗可能
報載十二年國教強調免試升學,但根據新公布的免試入學超額比序草案,不但全部採計國三會考成績,還要分十三項比高下,學生要會讀書考試,而且要體能好、證照多、英檢強、當班長,最後可能還要抽籤,根本是假免試。
因而建中校長認為,目前制度有缺失,倉促上路恐失去的比得到的多,建議應一百零九年完成十二年一貫課程後,再實施十二年國教,也就是延後六年;而在昨天的北區政策說明會中,有家長喊出「十二年國教若沒準備好,不應貿然上路」,新北市家長協會舉白布條抗議,並喊「反對假會考、真填鴨,要真多元發展」。
筆者認為,教育部似乎並不真正清楚十二年國教最關鍵的免試,才會掉入瘋狂比序的泥沼無法自拔。
以前也有像現在的明星高中的初中,但後來實施九年國教,依學區入學,雖然有許多家長遷戶籍到明星國中學區,這些學校也曾以資優班名義舉辦入學考試,不過,當其他國中也有不錯表現,落差不大後,就近入學就成了常態,因此九年國教成功。
以前國中有學藝競賽,除了要有童子軍相關技能,也要有團隊精神,加上繪畫寫生、科學實驗、國文寫作、外語等項目,每一個競賽項目的成績都以團對計算,筆者念的是家附近的國中,考入明星高中的比率並不高,但我們團隊的成績勝過許多學校,顯示實在毋須迷信明星學校。
十二年國教如果不能真正就近入學,表示大家還是迷信明星高中,主管機關沒把握拉齊每所高中品質,卻還拚命制定各種比序標準,甚至最後以抽籤決定,如果學生只想念家附近的高中,可是這所高中剛好是大家心目中的前三志願,到時候恐怕會因抽不中而無法進入,如此不是將高中貼標籤化嗎?
明星高中到底好在那裡?師資優、設備好,還是因學生升入國立大學比例高?有人擔心十二國教會消滅明星高中,精英教育也會消失,國家喪失競爭力,其實這不需要過度擔心,因為有許多傑出人才,也不是明星高中出身,所有高中都可培養出人才。
其實解決這個問題非常簡單,主管機關控制好高中數量,使每所高中有同等水平,就可達到就近入學;筆者孩子依學業成績,要上第一志願沒有問題,但我們寧願選擇離家僅兩百公尺的公立高中,省去舟車勞頓痛苦。
十二年國教如果一定要按時程準時實施,而且如像教育部長蔣偉寧所說「只有成功,沒有失敗的可能…,我不會成為罪人」,那就回歸真正免試吧!
真簧(台中市/教職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