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讀者文摘的感覺
「一份親近的感覺、一股清流」,這是年代新聞總編輯王丰對《人間福報》的評語。他說,在這紛紛擾擾的世俗中,各類媒體充斥著八卦新聞的腥羶,相對來說,福報是清流。還有這樣的報紙,真是讀者的福氣。
曾經參與福報、擔任副總編輯的王丰對福報有一份深厚情感,期待福報增加普及率,否則對讀者是件可惜的事。
小時候喜歡看讀者文摘的王丰說,現在看福報就像當年看《讀者文摘》一樣的心情,讓他會產生期待感。他說,「人間福報」不能是「不食人間煙火」,應該更貼近民眾,創辦人星雲大師慈悲為懷,對創立福報有其宗旨,主要希望讓信眾能有一份精神糧食,因此更應以大眾為師,拉近與讀者的距離。(記者陳忠賢)
親近佛法有因緣
僑居澳洲布里斯本,在佛光山中天學校擔任副校長,李啟蘭訂閱福報當高年級教學補充教材。雖然海外空運作業耗時,只有在周末抽空閱讀福報,卻絲毫沒有過期的感覺,發人省思的內容成為一家人的話題。
她指出,「奇人妙事」賞心悅目有寰宇觀,社論中肯不隨波逐流,另類財富精簡,「人生問卷」通俗人性化的提問,福報禪師同理心智慧的回應,不容錯過,副刊是最愛,書評尤其受用;周末版,內容生活化輕鬆自然。
李啟蘭說,這兩年回台參加福報焰口法會,又多了一項福利功德,因此積極訂閱贈送給親友,種下他們親近佛法的因緣,一舉而數得。(記者李碧華)
應當選擇一股清流
現在的媒體與報導的內容都太浮濫了,同樣的新聞、節目沒必要這麼多,我覺得若認真要經營媒體,就該選擇當一股清流。
平面媒體充斥八卦和挖人隱私,其實,他們的隱私與我何干?對社會來說沒有知的必要。在選擇閱讀報紙時,我會將報紙定位,例如蘋果代表八卦;中時副刊最好看;看社論要選聯合;想了解政治就看自由;要正面的新聞和公益則看福報。
雖然我並不喜歡蘋果,但蘋果有一版是報導需要被幫助的弱勢,附上當事人照片和捐款明細,給人誠信的感覺,讓我覺得捐錢給報導中的人物是正確的。因為有大眾和媒體會監督捐助過程,所以還沒把蘋果從閱讀評選中淘汰。(記者李祖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