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先看書,然後才看電影。很難得地,電影的拍攝手法樸拙而不失原味,完全沒有影響讀過書後的既有印象,反而有另一番回味。
故事從兩個小男孩之間不尋常的友誼起始,家國風暴,毫不留情地解構了這原本異常堅固的哥兒們情感;從一個孩子接受環境考驗被迫說謊,乃至於整體敵友對立的政治謊言,這兩者看似不相關的命運,隱喻了人性不可承受之輕,竟是如此不堪一擊。
鐵錚錚的信任,從來都是有條件的。
完美無缺的小天使心中,竟然有個自己也無法釋懷的小惡魔,到頭來,這筆債務,該要如何清償?電影一開始,空中惡鬥的風箏,以及小男孩之間超友誼的默契,和天生敏銳的直覺,似乎就是上帝與魔鬼聯手打造的考驗。好人與壞人之間的區隔,到底在哪裡?問天,總會出現意想不到的答案。
在生存條件嚴苛的國度裡,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格外難能可貴。卻也因為如此,內在承受的委屈,也愈加地沉重。忠誠勇敢的僕人,與聰慧懦弱的少爺,長年相伴,若非外在因素的挑釁,這樣緊密無瑕的關係,可以一直走下去。但完美的事情始終是惹眼的,就算引不起魔鬼的覬覦,小鬼也想來搞一下破壞,彷彿,這樣才合情合理。
整個故事走完,回頭去看,會發現,善惡是非,無非是挖掘內心深處真實的自我,一層層地剝削下來,便能赤裸地呈現自己想要的難得真實,這份難得,便可永恆珍藏。是的,當我認為自己是天使,絕對無法容忍心中無處逃匿的惡魔,然而,也正因為直視其避無可避的存在,才有機會找回自我的完整。那麼,天使也罷,魔鬼也好,再也不受制約的我,便回到了原始的自在安寧。
一本好書與好電影的完成,就像是彼此吸引的孿生兄弟,集結了一群誠懇的創作者,共同打造感人的篇章。更重要地,揭示了我們都需要的真誠。
這個故事開啟了風箏的魅力,與人性的黑暗與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