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記事 台灣電影史

 |2012.03.17
973觀看次
字級

西元一九八一年(民國70年)

■3月,影視雙方協議,三台可自由選擇時段播放六年前國語片,但每周每台一次為限。

■8月,鄧小平提出以一國兩制解決台灣問題。

■永昇拍攝《上海社會檔案》、《假如我是真的》,成為傷痕文學風潮中的重要作品。

■賭片盛行,內容混合民族沙文主義、黑社會及老千幻想,故大受歡迎。實則黑社會類型與各種類型均混合,形成風潮。如與功夫片混合,出現《清洪幫》、《洪門三柱香》、《上海灘龍虎鬥》等片;與女性剝削混合則出現女性復仇電影,如《女王蜂》、《瘋狂女煞星》、《怒犯天條》、《女王蜂復仇》等;與警察或Dirty Harry公式混合則有《熱血》、《邊緣人》、《飛豹行動》等片。

■文藝愛情電影出現新轉型,即陳坤厚/侯孝賢搭檔合作的都市愛情喜劇,如《就是溜溜的她》、《蹦蹦一串心》等,男女戀愛關係較為踏實,實景亦由「三廳」(客廳、餐廳、咖啡廳)遷至台北街頭。

■朱延平/許不了公式電影,抄襲現成卓別林動作喜劇,結構鬆散,卻對中南部觀眾有號召力。港式喜劇入台,如《摩登保鑣》、《泡妞》、《夜來香》等賣座不俗。

■林清介以《學生之愛》備受重視,儼然有徐進良繼承者姿態。但其後《同班同學》、《男女合班》均不能捉住中學生現實情況,不久即遭淘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