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琰綜合外電報導】近日,日本古城奈良千年東大寺舉辦一年一度傳統春季祈福祭典「修二會」(亦稱取水節或松明節),來自明智俱樂部的百餘名會員,沿著一百六十公尺的參拜道路,安放了五百五十個燈籠,為東日本地震災區重建祈福。
用大阪府島本町的竹片製成的燈籠,會員們在燈籠內側寫了「健康第一」、「全家健康」等祝願辭,而燈籠內點亮的蠟燭光芒,與二月堂舞台上的火把,帶來了獨特的風采。在參拜留言簿中,很多人都為東日本大地震的災民祈福,紛紛寫下「希望災區早日重建」等字句,一位兵庫縣伊丹市市民表示,他寫下了一個「福」字,希望災民早日恢復開心快樂的生活。
世界文化遺產東大寺「修二會」,是僧侶在二月堂的十一面觀音像前,代表世人懺悔罪孽,祈求國泰民安的祭典。起源於天平勝寶四年(西元七五二年),傳說由東大寺開山祖師良弁法師的高徒實忠和尚首創,至今已傳承千餘年,於每年陰曆二月舉行,故稱「修二會」,二月堂也因此得名。
持續近半個月的祭典,每晚進行「松明」,由稱作「童子」的人手持大火把為「練行眾」引路,十二日深夜開始進行的「取水」,則是從井中汲取供奉觀音的「香水」儀式。之後,持著大火把在內陣奔走舞動,稱為「達陀」火行法。到了十五日,還有為孩子戴達陀帽祈福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