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文式教育親職專欄】用行動實踐對孩子的愛

趙文瑜 |2012.03.13
1406觀看次
字級

文/趙文瑜(功文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一九七七年某天,十五歲的兒子告訴三十七歲的父親:「爸!我想參加慈善路跑。」爸爸答應了。比賽結束後,兒子跟父親分享:「爸!在跑步的時候,我感覺自己沒有肢體障礙。」因為兒子的這句話,父親推著輪椅上的兒子,持續跑了三十三年,參加超過一千場的馬拉松賽,並以十七個小時完成最困難的夏威夷超級鐵人三項競賽:游泳三點八公里、自行車一百八十公里、跑步四十二公里;後來,更以騎自行車加跑步的方式,用四十五天時間橫越美國。這是迪特老爹(Team Hoyt)的故事,而這樣的堅持,來自父親對兒子的愛。

另一對美國父女,父親是吉姆.波奇納(Jim Brozina),他是一位小學圖書館員,從女兒四年級開始,兩人許下「閱讀連勝」(Reading Streak)計畫。父親每天朗讀故事給女兒聽,直到女兒要離家上大學了,才結束這段歷時三千二百一十八天的閱讀馬拉松賽。去年,吉姆的女兒愛莉絲出版了一本《閱讀的承諾:父親和我們一起分享的書》(The Reading Promise:My Father and the Books We Shared),在書中描述和父親共讀的歲月,也敘述父親如何陪她度過寂寞歲月,帶給她人生的啟發。

最近功文不斷在談論「親子共學」,而親子共學的出發點,其實就是來自父母對孩子的愛。

吉姆當初與小女兒約定時,他也很擔心自己做不到,但是父女倆卻從親子共讀中,獲得了許多情緒的出口。

此外,父親為了女兒,也必須調整自己擅長朗讀繪本的經驗,不斷精進選書,挑選如莎士比亞及經典小說來為女兒朗讀。

迪特老爹是軍人出身,當醫生判定孩子一生都是植物人,並告訴他們,應該把孩子送到「療養院」時,迪特卻選擇把孩子接回家中,並且跟一般孩子一樣的教育、扶養長大。他藉由各種方式與孩子溝通,更一路陪伴兒子讀書到大學畢業;最難能可貴的是,因為孩子的一句話,父親就開始藉由自己的雙手、雙腳,完成孩子所做不到的各種路跑、游泳等運動。

其實,父母對孩子做的事情不用太專業、也不需要太複雜,一天十分鐘的朗讀、每天出自內心的問候,放假時陪孩子出去散散步、騎腳踏車,孩子就會知道爸爸媽媽是關心他、愛他的。雖然現代家庭大家都很忙碌,父母有空在家,似乎也只能問孩子功課做好了沒?吃飯了沒?但其實教育孩子還有很多好的方法。

功文近來所推動的「親子共學」活動,就是不斷的提供父母各種育兒實做方法,希望父母對孩子的愛,可以用更好的方式發送出去。歡迎您上網konwen.com查詢育兒相關資訊,並邀請家有幼兒的家長與我們一起來「親子共學」。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