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忠賢台北報導】立委蔡錦隆昨天率先提案修法,將「強制標示」載入《食品衛生管理法》內,要求供應飲食的場所、散裝食品販售者,如餐廳、賣場等,對其供應的特定食品,須用中文標示原產地等事項,以維護消費者健康。
有關美牛的爭議,蔡錦隆昨天率先提出與行政院十六字政策有關的「強制標示」入法連署草案,修改《食品衛生管理法》第十七條之一,草案明訂,中央主管機關得對直接供應飲食的場所,就其供應的特定食品,要求中文標示原產地等事項;對特定散裝食品販售者,得就其販售的地點、方式予以限制或要求以中文標示品名、原產地、製造日期或有效日期等。
蔡錦隆表示,有鑑於美國牛肉含有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爭議與禽流感疫情等,引發民眾對食品安全的疑慮與恐慌,為保障全民健康,才將「強制標示」入法。
另外,國民黨立院黨團昨天召開幹部會議,政策會執行長林鴻池表示,對於瘦肉精美國牛肉進口問題,黨籍立委希望行政院向外界公開說明台灣遭受哪些外交、經貿壓力;若有條件開放美牛,將如何訂定安全允許標準、強制標示方式等,化解民眾疑慮。
林鴻池也轉述行政院秘書長林益世的說法指出,行政院若要提出版本,必須大幅度整體修改食品衛生管理法,將會影響修法進度。首席副書記長吳育昇表示,經過立委充分討論後,林益世表示,將不會提出「政院版」的含瘦肉精美牛進口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