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是丁,卯是卯」,常用來形容做事情不馬虎,精益求精的態度。關於這一俗語的由來,有兩種解釋。
一種說法是,它源於我國的天干地支紀年法。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以十天干與十二地支循環相配可得到甲子、乙丑、丙寅……等六十個組合,稱為六十花甲子。天干、地支的組合當然是「丁是丁,卯是卯」,不能出差錯,否則紀年就會混亂。
另一種說法認為,「丁」是「釘」字的諧音。在木工活計裡,把兩個部件連接起來常用到榫卯結構,榫又叫釘榫,釘榫與卯眼的大小必須等同,連接起來才能結實牢固,不容易鬆動。
關於「丁是丁,卯是卯」的解釋,兩種說法雖然不同,卻都說明了做事情要態度認真,準確無誤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