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霧社街

文與圖/Karen |2012.03.13
1381觀看次
字級

 

電影《賽德克.巴萊》其中幾幕拍攝場景「霧社街」,不在南投,而在林口。

新北市林口區的太平里,又名太平嶺,位於林口西北方與八里海岸線的交接處。在電影《賽德克.巴萊》播出前,林口台地上的這個小村落,除了林口高爾夫球場,和阿榮片場外,少有遊客造訪,幾間鐵皮工廠和少許的紅磚厝,是一個寧靜的小村落。

電影《賽德克.巴萊》魏德聖導演和其劇組,耗資八千萬,經由日本美術團隊協助,讓八十幾年前,南投霧社在日治時期的街景,跨越了時空背景,在此呈現。

造訪當天下著大雨,天氣並不好,讓人訝異的是參觀的人數,比我想像中來得多。在車上聽到大家談論著這裡快要拆了,所以趕快趁有空的時間過來參觀,一時悵悵然,彷彿想佇足懷舊卻被時間推著走的不安。

走入時光的隧道

到了片廠,看到眼前的「霧社街」,像走進電影中,心中的感動,除了因為看過這部電影外,更因為跨越時空後的現在,竟能置身於這片土地上曾經存在過的日式街道。

台灣曾經被日本統治五十年,在這不算短的時間裡接受了日本的文化、教育、飲食、服飾和建築……如今保留下來的日據時代建築少之又少,僅存者泰半零零散散、年久失修。雖然這個片廠的霧社街並非是古蹟建築,但卻是照著當年歷史照片呈現的活教材,即使沒看過這部電影,但是來到這邊,相信也能感受到它的用心與用義,而喚起已深藏的記憶。

電影《賽德克.巴萊》片場「霧社街」的所在地 「林口太平嶺」,這個半年前平靜的小村落,其實是個擁有久遠歷史的地方。一九九七年,考古學者發現在台灣八里和林口的沿岸,其實早已存在著的「太平村大坌坑遺址」,在上萬年以前,在這個沿海一帶已有人類活動的證明。

這個擁有歷史的地方,還有著自然的美景,環保生態園區「太平濱海步道」,總長約三公里,步道可達西濱公路,沿途可攬台北港、觀音山、八里和淡水河口,步道保留了原有植被,也用心設置生態園區,想飽覽山海景色這裡都能擁有。可惜的是少有人知道,步道也乏人問津。在電影《賽德克.巴萊》片場開放參觀後,增添了不少遊客的足跡,實在是可順遊的好地點。

文化與觀光雙贏

說到電影和電視為觀光帶來的效益,真不容小覷。近幾年,韓國因為電影、偶像劇的影響力,增加了十分可觀的觀光收入。除了南韓政府的大力支持外,民間商家和旅行業者也配合規畫行程,讓南韓的觀光門戶大開。

一個曾經真實發生在我們土地上的一段歷史事件,因為被拍攝成電影,讓大家能夠更了解始末;也因劇情的需要而搭建這個街景,讓大家更清楚的看到日據時代的建築與生活型態;但是,這個電影《賽德克.巴萊》的林口片場,因為安全、法令跟土地問題,必須在三月間拆除。不知拆除後的這塊土地,是否已有比保留這個歷史事件街道更具意義的用途?

即將被拆除的「霧社街」,已經不止是電影場景的朝聖,它應該是:不需要大排長龍搶位買票、分梯限制人數,而是可以隨時到此細細品味充滿人文懷舊、真實歷史與寧靜美景的土地。

《賽德克.巴萊》不僅僅是一部擁有了許多榮譽與獎項的國際性電影,也屬於台灣的故事一部分;留下林口的「霧社街」,並藉此進而規畫與發展觀光,讓不愛進電影院的人也能走進歷史場景,跟隨導覽人員進入歷史,人認識台灣。

南韓的《情定大飯店》裡,飯店外的演員人型立牌都能帶動人氣,設法完整保留電影《賽德克.巴萊》電影場景街道與建築卻行不通,為什麼?林口,應該不是只有香火鼎盛的「竹林寺」和高爾夫球場,在台北近郊的此地,因為這部電影的契機與這群電影人的堅持與用心,相信也能像花蓮的林田山一樣,成為一個充滿人文與自然美景的勝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