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人間社記者心即
【人間社記者心即大樹報導】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昨天於佛光山傳燈樓梯型會議室,與參加菩薩義工研習營學員接心,開示「義」的重要性及「志工與義工的差異」。
大師指出,佛光山開山四十五年來,舉凡佛光大學、《人間福報》、人間衛視、國際佛光會、叢林學院等,貢獻最大的就是義工,不但對佛光山有貢獻,也成為台灣的風氣,強調「一個人沒有錢、沒有能力不要緊,不能沒有『義』。」
「志」有邪有正,「義」只有正,釋迦牟尼佛、觀世音菩薩等諸佛菩薩都是義工。「義」要合乎仁義道德,「要、不要」不能隨自己的意思去做,若大眾需要的就可以去做,如「人間佛教」就是佛說的、人要的,有普遍性、大家需要的。淨財、善財也可以要,以「八正道」正正當當的生活,如正當的思想、行為、事業等。「未來的社會一定是服務,現在台灣服務業已進步,做義工也要進步,而不是做苦工。」大師希望義工要能提升自己,不是只有倒茶水,如知賓要懂得策畫、發展、訪問、交流等。 大師也以早期宜蘭歌詠隊成員與道場密切配合的情義關係為例,日前宜蘭歌詠隊七十、八十歲老隊員回佛光山在福慧家園獻唱,「我們分別已五十年,仍保持彼此關係,他們說:『為我們的師父唱歌。』」大師強調,人生要有情有義不相棄,義工就是要有情義。
至於如何做快樂的義工?大師表示,自己要給人了解,快樂是自己找的,要做自己的貴人,快樂別人幫不上忙,別人所給的只是一時,自己才是永久。又勉勵大家「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做一天義工,發一天心。」天天是好日,心如工廠,有慈悲、有忍耐、有佛法,凡是往好處想,心好才會一切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