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澎湖馬公高中去年三名高三學生保送甄試錄取大學,但為更好的科系,延畢留級,家長認為離島保送甄試制度有漏洞。教育部最近邀集相關單位研商,決議一○二學年度起,離島地區學生升學優待以一次為限,也就是曾參加離島相關甄試保送,經錄取分發者,不論是否註冊入學,都不能再參加甄試保送。
離島保送及師資保送資格包括考生於離島地區設籍至少九年以上,及於當地完成國、高中學業的限制,且限應屆畢業生。醫事保送包括考生與父母或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於離島當地設籍到招生當年度至少連續六年限制,並接受當地高中以下教育滿六年以上。
離島地區學生升大學保送包括一般大學、師保生和醫保生,一般大學的保送名額採外加方式,考生則採用個人申請管道;師保生和醫保生都是公費生,師保生以往即用學測成績申請,醫保生之前用指考成績入學。
不過,一○一學年度起包括師保生及醫保生,都納入大學甄選入學辦理統一分發,已經沒有二階段備取生遞補程序,學生如獲錄取分發後放棄,再以休學、留級方式重考,錄取名額無法再遞補,會影響其他離島及原住民籍學生權益。
因此,教育部及衛生署研議。修正離島地區學生保送高中以上學校辦法,及衛生署原住民及離島地區醫事人員養成計畫等相關規定,一○二學年度起,離島地區學生參加甄試保送,規畫以一次為限,以維護考生權益及考試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