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石油資源有限,但全球每年約消耗六千七百萬噸天然與合成纖維。因此美國林肯內布拉斯加大學紡織系科學家楊一奇(Yiqi Yang,譯音)領導研究小組研發用稻草和雞毛做布料,取代從石油產生的尼龍和聚酯樹脂等合成纖維,舒適媲美棉花和羊毛,耐用又低廉,生物分解後更符合環保理想。
楊一奇十二日在舊金山舉行的「美國化學學會」會議宣讀研究報告,第一天報告稻草纖維的使用,十三日報告如何從雞毛提取纖維。
不要被「稻草襯衫」或「稻草西裝」嚇跑。稻草纖維看起來、摸起來像棉花或亞麻布。雞毛纖維也細柔又富韌性,觸感像羊毛,但是成本低、重量輕,以及隔熱和隔音效果都勝過羊毛。
稻草纖維的研究比雞毛早幾步,原料就是稻米收割後留下的稻草。楊一奇小組提取其纖維的方法,已在申請專利,不能透露,但主要是運用幾種←和鹼,溶解稻草裡纖維以外的部分。得出的纖維,一般的紡織機就能紡成布料。
稻草纖維整個生產成本是每磅約五十美分,而棉花是每磅約六十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