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馬鞍山市長江東岸,牛渚山北部突入江心的地方,就是有名的遊覽勝地采石磯。傳說當年李白在采石磯江中賞月,喝醉了酒,看到水中的月亮,就跳入江中去捉月,結果被淹死了。李白死後,最初就葬在這裡。白居易有「采石江邊李白墳」的詩句。後人在這裡建了一座太白樓,樓上有一副對聯;
薦汾陽再造唐家,
並無尺土酬功;
只落得采石青山,
供當時神仙笑傲。
喜妃子能讒學士,
不是七言招怨;
怎脫去名←利鎖,
讓先生詩酒消遙。
這副對聯講了傳聞有關李白的兩個故事:
上聯是說李太白救郭子儀的故事。
傳說有一次,李白在長安街頭,看到郭子儀被綁赴刑場,便出面把他救了。後來,李白晚年犯罪赴死,郭子儀又設法救了李白的命。唐代安史之亂,全靠郭子儀重振山河。那麼,當年救了郭子儀並把他薦入朝廷的李白,應該是有很大的功勞的,可是「並無尺土酬功」,最後淒涼地死在采石磯,只留下這樣一個風景名勝之地,「供當時神仙笑傲。」
下聯講李白因寫〈清平調〉詞章而被高力士讒害的故事。
相傳李白在長安做供奉翰林時,有一次,唐玄宗與妃子賞花,很想聽聽新的樂章,便派人把李白找去,這時,李白正酒醉未醒,奉命寫了〈清平調〉詞。
唐玄宗和楊貴妃看了都很高興。誰知高力士卻進讒言,說歌詞裡「可憐飛燕倚新妝」,是把楊貴妃比趙飛燕。因此,楊貴妃便恨李白,終於把他「賜金還山」。
這本來是李白政治生活裡的一個挫折,而對聯作者卻用一個「喜」字開頭,認為李白如果不受讒害,就不會脫去「名←利鎖」,而去「詩酒逍遙」,也就不會留下那麼多優秀的詩篇,成為歷史上第一流的詩人。
這本來是古代自由派評論家的共同看法,但用對聯形式寫出而懸掛於太白樓上,卻更能激起遊人對李白的崇敬,對祖國山川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