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士榛專題報導】「師大夜市」、「永康商圈」等在巷弄生根發展的城市生活現象存廢問題,是媒體報導的火線,也是民眾茶餘飯後的話題。台北市文化局長劉維公表示,台北市政府絕沒有要讓師大夜市消失,只是商圈的發展和民眾的生活品質出現衝突和矛盾;市政府在意的是商圈過度發展影響民眾的基本權益。
現在推動設計之都概念,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劉維公表示,設計是解決問題的手段,像噪音、油煙等問題,可以透過設計找出解決方法。他說,在地生活品質非常重要,商圈不能過度商業化,否則會短視近利,讓住戶生活得很痛苦。劉維公強調,設計之都的概念和目標,就是要讓民眾有好的生活品質。
接任文化局長前,劉維公就做了許多街區的案子;設計工作者在街區內設計辦公室或店面,讓街區變得更有特色,以不干擾民眾為前提,融入了民眾的生活,對巷弄文化自然會有貢獻。
台北市爭取「二○一六世界設計之都」,劉維公表示可由巷弄、街區做起,讓民眾深刻感受生活的變化。
劉維公說,爭取設計之都有城市行銷的目標,要讓更多台灣人及外國人注意到這個城市正在轉型,擁有令人稱羨的生活方式、型態及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