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第三次美牛會議昨天登場,會中決定由農委會再請美方提供美國民間通報十七萬餘隻豬病或死,與餵萊克多巴胺有關數字;並認同飼料添加萊克多巴胺,豬緊迫與攻擊行為增加。而由民間團體主婦聯盟、消基會推薦的兩位專家,率先砲轟上次會議引發極大爭議的「一次吃下五百公斤的肉才有心悸風險」結論,經爭論一個半小時,這段文字最後全數刪除。
場內贊成和反對兩派學者,在會議中針鋒相對;場外也出現大批抗議民眾,隔著柵欄,嗆聲要農委會主委下台。抗議團體疾呼:「不要瘦肉精,抓出政府害人精,我們都是消費者,消費者最大的權益就是吃到安全又健康的食物。」
在討論餵動物含萊克多巴胺的飼料,是否致使動物行為改變,出現緊迫或具攻擊性?在場多位學者都提出相關研究或報告。
台大獸醫學院教授暨院長周晉澄並呼籲,「包括美國人,都不要用這種飼養方式!這樣養動物,你們心安嗎?」
財團法人台灣動物科技研究所副研究員劉昌宇主張,豬的飼養現況原本就有緊迫或攻擊行為,只能說是頻率增加。
最後主席陳保基宣布,會議紀錄內容為,飼料添加萊克多巴胺,動物「會增加攻擊及緊迫的行為」。
由主婦聯盟推薦專家、台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治醫師許立民,以及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推薦專家、全家聯合診所精神科醫師蘇偉碩,都是首次與會,兩人對上次會議結論,都有異議。
許立民認為,「萊克多巴胺的未可見作用劑量值為五毫克」、「一次吃五百公斤含十ppb萊克多巴胺肉品才會心悸」的會議紀錄有問題,這僅是六個人自願試吃的報告,也沒有去討論萊克多巴胺對其他心臟功能指標的影響。
蘇偉碩質疑,萊克多巴胺本來是人用氣喘藥,對人沒有效,又意外發現可用在畜牧業,究竟萊克多巴胺是藥品、動物禁用的藥品,還是飼料添加物?上次的專家會議沒有釐清。
蘇偉碩和許立民都要求刪除這些爭議性的推論字眼,會議主席最後決定刪修爭議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