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人間-- 放生

李欣倫 |2012.02.29
1030觀看次
字級

前往承天禪寺的路上,有一位老伯伯坐在路邊的凳子上,前面有一大籠鳥,上面貼著一張紙,紙上寫著歪歪斜斜的幾個字:「放生鳥」。關著鳥兒的稱不上是籠子,不過是類似竹簍的東西,老伯將它倒置。從孔隙頗大的簍子中可以看見十來隻白色的鳥在裡頭啄食,牠們猛吃著地上的細瑣穀類,彷彿是因為貪食而給了老伯機會,將預先準備好的竹簍迎頭一罩,有些鳥兒在裡頭拍動著羽翅,惶惶地踱來踱去,因突然失去的自由感到莫名所以,但有些鳥兒仍繼續啄食,渾然不察發生了甚麼事。

再看老伯。老伯大約七十來歲,穿著洗得泛白的布衫布褲,頭上戴著一頂印有某候選人姓名的鴨舌帽。臉上盡是歲月刻痕,鬍髭皆已霜白,但那兩丸眼瞳卻是清澈而精神的,像孩子,裡頭蘊含了對人的好奇、稚拙與靦腆。他坐在那兒看人,看熙來攘往的人,好像第一次來到廟會的男孩,對眼前豔彩的神偶與高大神轎充滿好奇。迎上我的目光,他指指竹簍裡的鳥,鳥仍踱著,啄著,拍著翅膀。接著他指指「放生鳥」那三個幼童般的大字,那幾個字也許是他費了些許功夫,一筆一畫刻寫的,還有那竹簍子,不知是否是向菜販要來的。

一隻一百元,他緩緩地說。

在天氣開始轉涼的秋天,在天空藍得乾淨純粹的午後,往承天禪寺的路上,一名以賣放生鳥維生的老人,一簍想獲得自由的鳥。

問題是,該被放生的是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