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紅遍半邊天的導演九把刀,自爆仍欠銀行十多萬元助學貸款,雖已有能力還錢,但「欠著也是一種風格」。
九把刀的發言風格及著作深受年輕人歡迎,但說欠著助學貸款也是一種「風格」,網友評論卻兩極,九把刀認為是斷章取義,他在部落格回應,「欠錢不可恥,慢慢還錢也不可恥,助學貸款並不是總額制,慢慢還錢完全不會排擠到其他人的申請,不懂這有什麼好爭議的」。
而且,「我欠房貸,也還欠七百多萬,用的是青年首次購屋的優惠貸款利率,我也是慢慢讓銀行扣款還錢,這也有爭議嗎」?
這件事雖已落幕,但筆者想對助學貸款提出一些看法。
助學貸款是政府幫助貧困學生完成學業的德政,所以是採零利率,但這項美意卻也造成許多漏洞,其一為因申請門檻是以全戶所得為標準,有許多沒有扣繳資料的實質高所得者,仍可申請貸款,形成不公不義現象,例如筆者當年的大學好友,曾提及她一月只靠下午擺攤就月入十幾萬元,但助學貸款一定要申請,「因為無息嘛」!
其次,申請助學貸款的學生畢業後,或因找不到工作,或因薪資不高,還不起貸款,加上學款有信保基金擔保,銀行追索不積極,形成巨額呆帳,依二○○八年資料已達四十四億元,最後由全民埋單。
筆者認為,助學貸款非一般貸款,內含善意及期望,是所有申請學生應有的認識,有能力時就該償還,有借有還、惜福造福才是真正有「風格」。
曹淑芬(台北市/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