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九」或「臭老九」泛指知識分子。這個稱謂源於「九儒十丐」說。
「老九」得名的淵源,可追溯至元朝。忽必烈統一北方後,南宋的有識之士紛紛率眾奮力抗元。元朝中的一些王公貴族把知識分子視為眼中釘、肉中刺,認為「南朝讀書人詭譎多謀,都是些刁鑽小人;人一旦讀了幾句詩云子曰,就要想入非非,不聽駕馭,本朝之制『儒士與廝養同役』,須當永久依循。」
所謂「儒士與廝養同役」,就是把當時的知識分子列為第九等人。元朝社會把人分為十等,即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
從此,「老九」的說法就流傳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