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的三國訪問之行,最後一站是土耳其。在這個繼金磚四國後崛起的新興經濟體,雙方促進貿易、投資雖是重要課題,但習近平歡迎土耳其企業到新疆投資,又可嗅出一些政治味。
土耳其是伊斯蘭國家和突厥語系國家,與新疆的維吾爾族有久遠的血緣聯繫。而「疆獨」漸有國際化趨勢,曾嚴重影響兩國關係,習近平期望在「反恐」等領域合作,與此不無關連。
土耳其地跨歐亞兩洲,戰略地位重要,雖是北約成員國,但外交政策逐漸轉向阿拉伯國家,國際頗為關注。習近平訪問土耳其,折射出中國在中東地區的外交新布局,極可能會更加積極,發揮大國作用。
對中國而言,土耳其是中國突破美國戰略封鎖的一道缺口。中國正透過軍事外交,敲開北約組織與美國之間牢不可破的聯繫。中國曾協助土耳其發展射程一百五十公里的多管火箭;二○○九年,中國又受邀全程觀摩土耳其空軍的演習。
美國智庫「國際評估和戰略中心」的中國軍事專家禮查德費雪表示:「土耳其有可能繼續與西方國家疏離。一旦如此,土耳其勢必成為中國突破美國戰略圍堵的主要施力點。」
另一方面,土耳其積極發展經濟實力,在中東推展穩定的穆斯林民主,最近又試圖在伊朗與敘利亞危機中扮演重要角色。習近平走訪安卡拉,是承認土耳其對國際經濟與外交事務的影響力日漸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