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思想是由天台宗智顗大師(五三八│五九七)所開創出來的。
天台宗雖是佛教的一大學派,但在智者大師的時候,並沒有傳承的依據。然在作為其學派傳承的弟子們,這卻是一樁大事。因此,天台門下的灌頂(五六一│六三二),在他為智者大師筆錄《摩訶止觀》的開頭序言,即提起了天台學派的傳承源流,有金口相承、今師相承兩種。
「金口相承」,是安立今師相承的前提,旨在說明天台教義皆出龍樹菩薩等諸師。而「今師相承」,即以天台宗立祖為依據,旨在說明正統教祖為慧文、慧思及天台智顗。
一、金口相承:是依據《付法藏因緣傳》記載,從釋迦世尊付法給迦葉為初祖,經阿難陀、商那和修、優婆←多、提迦多、彌遮迦、佛陀難提、佛陀密多、←比丘、富那奢、馬鳴、毗羅比丘、龍樹、迦那提婆、羅←羅、僧佉難提、僧佉耶舍、鳩摩羅陀、闍夜那、婆修槃陀、摩奴羅、鶴勒夜那、師子比丘等共二十三代祖師。
其中,第十三祖龍樹,明示是天台的高祖,且追溯其淵源是釋迦世尊。但此傳承與智者大師之間的關係,尚不夠明確。
二、今師相承:以龍樹為其高祖,依次是為北齊的慧文、南嶽的慧思,而到智者大師,共為四人。
在禪法的基礎上,慧文、慧思、智顗,乃是一線相承的。慧文禪師,是依龍樹的《大智度論》作為修禪的根據,南嶽慧思則曾於北齊的慧文禪師處稟受禪法,天台智顗是南嶽慧思的門人。所以,今師相承的說法,的確是可信的。
灌頂撰《摩訶止觀》序篇時,智顗大師已去世,天台宗日漸式微,已沒有當年的盛況。天台宗的門徒極力主張金口相承、今師相承這兩種承襲系統,無非在說明天台宗與三論宗,都是承襲自龍樹的中觀學派思想,並藉此維護天台教學的權威,持續不變,其用心良苦,自不難想像。
(序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