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惠玲台中報導】位於苗栗縣三義鄉伯公坑的雕刻南街馬路旁,有一家「孔明糕餅民俗文物主題館」,以童玩村、糕餅鄉作為休閒旅遊的特色,今年暑假八月份,休閒一日遊的觀光客就達上萬人。
台灣產業文物收藏家陳鴻洲四十一年次,台中縣梧棲人,在台中縣太平鄉經營糕餅工廠數十年,由於穩健經營有成,八年前為追尋臺灣早期製餅文化根源,並感念糕餅祖師爺孔明的智慧。在二年前成立糕餅民俗文物館,經過他巧妙的藝術空間設計,多達上千多種價值連城的寶物、珍貴的文物等均展示與眾人分享。
陳鴻洲表示,蒐藏文物的興趣已經有十多年的時間,大多以臺灣早期產業文化的古物為主。
從事糕餅製作長達四十年的陳鴻洲說,一間的製餅舖都需要有相關的器具才能製作出餅來,他說,早期製餅舖,手工製作的量有限。陳鴻洲說,其實五十年前做餅已經有工廠的規模了,包括大餅、喜餅、餅乾等等糕餅,其實都是工廠製造出來的,因為大量生產只有工廠才能完成。甚至做餅衍生出周邊的產業,包括麥芽廠、油車間、製餅舖、豆餡廠、饅頭店等等,都是工廠建立下來的產業,他認為工廠才是為台灣產業貢獻心力最多的 ;他說,這些產業都是他展示文物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