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人人稱羨的醫師行業,在健保總額制度下,薪水愈來愈低,台灣已進入「醫師低薪時代」,考上醫學系、努力十年當上主治醫師,月薪可能還不到十萬!
「不會吧!醫師薪水可能這麼少嗎?」不少學生念了醫學系後,才突然意識到醫師不再是金飯碗,工作辛苦,薪水卻不成比例,有誤上賊船的感嘆。台大醫院內科副教授王宗道提醒想進入醫學領域的學生,不要對醫師待遇存有過高幻想。並非考上醫學系就有金飯碗可拿,因為台灣醫師低薪時代已經來臨。
網路上「一位台大醫學系畢業醫師的感言」,文中提到台大菜鳥主治醫師月薪只有八萬九千元,王宗道認為,這當然有可能,猜測該名醫師應屬於外科,剛開始看診病人少、又無教職,薪水大概就是這樣。
「再有熱忱,也可能被現實壓力給磨掉!」長庚外科副教授洪潤德無奈說,在健保制度下,醫師薪水只會愈來愈低,他奉勸想當醫師的學生一定要有相當熱忱及興趣,否則期待愈高,失望就愈大,因為收入會比想像中少很多。
以門診手術為例,一個除去爛疔的手術,麻醉加上動刀約需四十、五十分鐘,醫師只能拿到五百多元。洪潤德開玩笑地指出,有時外科醫師聚在一起,常自嘲時薪比不上美髮設計師。他指出,要當個可以獨當一面的外科醫師,起碼要到三十歲以後,在這之前必須熬過住院醫師、總醫師的低薪時期。
洪潤德、王宗道建議高中生,選填醫學系之前,先想想自己是否對醫學有濃厚興趣,且擁有服務熱忱,如果只是想賺大錢,選醫師這一行鐵定會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