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之間】 先愛孩子 再教孩子

張燕滿 |2012.02.15
702觀看次
字級

班上有個學生的爸媽都在大陸工作,偶爾才回來一趟,但是電話還是通得很勤。平常這個學生一到下課時間,就會圍在我身邊,說些生活小事,他們家的事我知道不少。

但是,這次他的媽媽回來了,卻沒聽他說,反倒是我看了聯絡簿才知道。我很開心的問他:「媽媽回來了?」他卻沒精打采的點了一下頭。我把他叫到身邊,輕輕的問他:「媽媽回來了,你很高興;可是媽媽一回來,又念了你一頓吧?」

只見他低頭,用很小的聲音回答:「對啊!」

正巧,下午他人不舒服,我聯絡他媽媽來載他。碰面時,我簡短的告訴她孩子的心聲,希望她能把握回來的這幾天,好好的與孩子享受天倫之樂。

根據兒福聯盟公布的「家庭溫暖指數調查報告」顯示:有近四成的孩子覺得家庭不夠溫暖;有近兩成孩子表示自己生活在「高壓家庭」——父母將職場上的壓力帶回家裡;有近一成三的孩子覺得自己生活在「冰冷家庭」——父母沒能給予孩子適度的關心,冷落了孩子。

「親子關係」是親子間彼此對情感、心理與行為上彼此影響的雙向人際關係,也就是說,父母與子女間的情感、心理與行為表現會互相影響,決定了後續的反應。

在外地工作,與孩子分隔兩地已經是情非得已的事,如果一見面,就要以打罵、挑剔來解多日的相思,怎麼彌補平日該得而未得的黏膩?父母親礙於生計、迫於無奈到遠地工作,固然辛苦,但該給孩子的愛也不能因此短少,或是以其他物品替代,好不容易能相聚了,表達並保證對孩子的愛才是首要。至於教導孩子道理與規矩,固然重要,但也等孩子基本需求滿足了再說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