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桃園訊】不去日本,也可看到純日本的神社,因為位於桃園市郊虎頭山麓的桃園忠烈祠,是現今台灣僅存、保存最為完整的日本神社,建築物本身散發出與眾不同的蒼勁樸實之美、典雅祥和之感,總是吸引許多民眾、建築學者、仰慕者,以藝術價值、建築美學的角度,前來欣賞、拍照。
桃園忠烈祠原建築是於一九三八年興建的日式神社,是採用上等的台灣檜木為原料,建築設計融合中國古代的唐風、日本風和台灣風,不僅是日人祭拜日本天皇祖先神明的地方,也是日據時代教化殖民地台灣人的工具。台灣光復後卻又改為桃園忠烈祠,成為祭拜中國殉國烈士的地方,二戰浴血、時空替換,充滿矛盾之處,卻也幸運的讓這座神社建築風貌得以繼續保存。
民國七十四年,原建築老舊已近腐朽,桃園縣府傾向完全拆除後重建「中式」忠烈祠,但在執行之際,受到文化保存工作者及周圍居民的強烈反對,考量建築藝術保存價值,最後完整保存並依照原架構重新翻修。
桃園忠烈祠除了保存日本神社所有建築原貌外,祠前的庭園還設有鳥居、石燈籠、手水舍、社務所、銅馬、高麗犬等設施。四周松柏並立,古樹參天,整體設計呈現莊嚴古雅的外貌,以見證歷史、體驗文化、建築優美等角度欣賞,桃園忠烈祠是最能震撼台灣人心靈的地方之一,也為台灣殖民史、建築教育留下特殊的一頁。